' + response.data.comment + '
'; html += '八月酷暑,星文传媒推出笛萧演奏家张维良两张DVD演奏大碟《笛萧传天籁》(张维良.中国竹笛乐团世界巡演)、《丝竹管弦蝴蝶梦》(张维良与北京交响乐团.竹笛协奏曲专场音乐会)为乐迷带来清凉一夏。CD大碟版本将于近期推出!
穿越千年的华夏时空,演绎从古至今的经典力作,展示8000年的古老乐器再现古老神韵,营造中国文化音乐新纪元。
曲目:
01盎然
音乐表达春意盎然一片洋溢的景象,在竹笛声的歌唱声中给人带来十分愉悦的真挚情怀!
02忆故乡
乐曲感情质朴深沉,旋律优美动人,令闻者不禁回想起故乡风物。
蝴蝶梦 03生死 04梦碟 05情欲
这是一首曲笛和交响乐团的大型协奏曲,作曲家采用了传统的三乐章形式。其灵感来自“庄周梦蝶”。乐曲并非一个具体故事的陈述。而是表达了庄子对于事物的辩证,情感与世俗以及生与死的思索。
06苍
古老的民歌, 衍化成一首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里面有痛苦,有迷茫,有欢乐,更有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07南韵
此曲采用福建南音《梅花操》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南音”是中国最古老的乐种。曲调旋律委婉细腻,富有浓郁的南国情调。
08吆喝
乐曲由北京叫卖调的素材创作而成。由一支竹笛与交响乐队展开对话,音乐描绘叫卖人在深秋时节串街小巷,带有寒意秋叶飘落时的人文感受。
09小放牛
北京交响乐团
享有中国“首都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39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以及全体音乐家对音乐无比执着的热情和真诚奉献,实现了乐团艺术水准的持续性稳步提升,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
曲目:
01 光
光,乐曲表现“光”的明与暗、浅与深、动与静,在光的折射中人们察觉到色彩的变化。探索竹笛新的、更加多样的表现空间。
02 塞上曲
全曲五段:1、宫苑春思 2、昭君怨 3、湘妃滴泪 4、妆台秋思 5、思汉
此曲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哀怨惆怅,凄楚缠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弹奏上强调左手的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使旋律更显得委婉柔美。描述此曲最贴切的一句诗莫过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
03 河南小曲
以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它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演奏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的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许多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为特色二胡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
04竹枝词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明代才子程明政作《岁寒三友图》,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其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岁寒三友”最能代表中国文人的理想品格、文化气质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此曲取“岁寒三友,竹为君子”之喻,写竹的枝干挺拔,象征坚贞不移的高风亮节和竹子有节代表人要有节操之意。
05寞
尺八的声音, 似默默无语的凝视,似思绪万千的冥想。 这首乐曲, 十分无奈,令人落泪,似一群怨女在互诉心曲。
06浪淘沙
潮州音乐音韵委婉、旖旎迷人,为中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相当著名的乐种。在以琵琶、筝、小三弦为主之潮州音乐中的“细乐”里,潮筝艺术综合了几代艺术家的精琢并吸收其他的筝派特点,渐次提高它在潮州音乐中所占的地位,并自成体系地成为中国筝艺五大流派之一。
07乡音
1、戏 博大精深的戏曲之音,随旋律的灵动从竹笛中缓缓飘出,每一个音符融合着美妙的竹韵,将戏曲的诗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淋漓展示。
2、情 亲情,友情,爱情,是最能触动人类灵魂的。每一段情感,随着音符跃动于竹笛之中,起起伏伏叙说那一段段情感的故事。
3、嬉 玩耍总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阳光之下的你我,是如此的渴望那来自内心的喜悦,就如同这跳动的音符,随嘴角的上扬而跳动着。
08民歌主题变奏
09良宵
中国竹笛乐团
中国竹笛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竹笛艺术表演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竹笛创作和表演水平。
中国竹笛乐团,是为从事竹笛乐器的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的实践基地。我们尤其鼓励优秀的年轻演奏家,能够在竹笛器乐创作和表演领域不断创新、提升才能。竹笛乐器自古以来一直作为戏曲伴奏和乐队领奏,独奏形式还是在20世纪中叶 才形成,在老一辈笛家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和陆春龄等,将竹笛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区域,也形成了多种风格的竹笛作品,特别是近当代以来,创作、改编的的笛曲作品,作为竹笛乐团的建设还是空白,尤其是多声部进行还处在萌芽阶段,竹笛乐团将在此作出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风格的多样化方面,可谓是五彩缤纷。中国竹笛器乐,正是在继承和创新两端保持必要的张力而不断发展的历史。
~~~~~~~~~~~~~~~~~~~~~~~~~~~~~~~~~~~~~~~~~~~~~~~~~~~~~~~~~~~~
张维良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竹笛学会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011';
html += response.data.avatar;
html += ' ' + response.data.comment + '